【《財經網》專稿/特約作者 趙志強】1月13日,海關總署公布了2008年12月的出口數據,出口額同比下降2.8%,繼11月同比下降2.2%后第二個月負增長,為2001年6月以來首次。年末惡化的出口狀況,讓人們對2009年的出口愈發悲觀。
到底是何原因導致出口出現如此大幅的下滑?這需要從影響供給和需求的基本要素入手進行梳理。
供給方面,人民幣升值,原材料和運輸價格上漲,工人工資上升,出口退稅率下降,以及不合時宜的緊縮貨幣政策,是影響2008年出口的五個主要因素。
先說人民幣匯率。2008年前三季度,人民幣對美元基本維持單邊升值,升值幅度約10%,第四季度走勢趨穩。但由于金融危機惡化,歐元對美元急劇貶值,人民幣對歐元在四季度升值約20%。根據筆者對出口企業的調研和測算,人民幣升值帶來的匯兌損失直接造成的利潤減少在20%以上。而且,不分行業和產品,所有類型出口企業都無法回避此項損失。
再看原材料價格上漲。按照筆者的統計,2008年4月-5月企業庫存達到峰值。因行業、企業不同,企業去庫存化的時間也會不同。樂觀的判斷是,在2008年三季度,一些企業會實現去庫存化,而大部分企業會在2008年四季度和2009年一季度消化庫存。也就是說,原材料價格上漲帶給出口企業的成本壓力基本貫穿了2008年全年。由于中國出口企業對采購方的議價能力較差,成本無法有效及時轉嫁,根據筆者對出口企業的調研和測算,2008年原材料價格上漲直接造成出口企業利潤減少約10%。
拋開上述兩大因素,對于相當數量的出口企業而言,低廉的人力成本和出口退稅是企業的主要利潤來源,而2008年工人工資上升和出口退稅率下調,基本使這些企業變得無利可圖。前三季度過度緊縮的貨幣環境,使那些想以虧損為代價繼續維持的出口企業徹底“斷血”,難以為繼。
回顧2008年,中國出口企業始終面對著各種要素不斷惡化的共振和接力。但相比日本11月出口下滑26.7%,韓國、中國臺灣12月出口分別下滑17%、41.9%的數據,我們在悲觀的同時,也隱約能夠看到積極的一面。這就是,融入國際競爭最充分的中國出口企業的綜合實力和競爭優勢,已經遠遠超出我們此前的認識,在劇烈的調整后,可能已經邁出了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的一大步。
前瞻2009年,上述五大因素已全面向有利于出口轉向,出口企業決策和經營面臨的不確定性將大大減少,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壓力可能已經觸底。2009年,不確定性主要就是需求了。金融危機對中國外部需求的負面影響何時改觀,目前還難以預測。不過,對制約外需恢復的相關因素,還應客觀分析。
有人認為,美國和歐洲家庭以前的過度消費,形成了中國出口產品的庫存,而出于對收入的悲觀預期,這些家庭未來會減少消費。我認為,在一定程度上,這種情況會出現。但也應該看到,消費中國價廉物美產品的家庭以中低收入為主,過度消費產生的庫存不宜夸大。同時,以中產階級為主的發達國家,在危機中有一部分中等甚至中高收入家庭,正在成為中國出口產品新的消費群體。中國出口產品的結構和特點,決定了中國產品具有較高的需求鋼性。畢竟,人性是健忘的,對于大多數普通人來說,生活還要繼續。
也有人認為,中國產品出口定單會向亞洲新興出口國如印度、越南等國家轉移。從已經公布的數據來看,情況可能并非如此。印度2008年10月和11月出口分別下滑12.1%和9.9%,幅度遠遠高于中國,而越南2008年前11個月貿易赤字激增56%。原因在于,高企的通漲率(越南2008年12月CPI漲幅仍為19.9%,全年CPI漲幅為22.97%)和薄弱的外匯儲備,引起大量資本外逃和本幣大幅度貶值,進一步使原材料和勞動力價格飆升,這在相當程度上抵消了貨幣貶值對出口的促進效應。相反,在全球通漲大幅回落時,貨幣貶值和外匯支付困難使這些國家無法充分享受原材料價格下降的好處。再考慮到中國在制造業基礎、金融貿易環境、基礎設施和社會穩定等方面的突出優勢,定單反而可能向中國轉移。
另外,2008年9月-10月的危機惡化,美國和歐洲的“金融休克”,使企業流動資金空前緊張,在11月-12月減少采購是預料之中的事,并不完全代表真實的需求。況且,我們已經為危機付出了代價,那些破產、倒閉、停產的出口企業,也為剩下的企業改善了低價競爭的環境,緩解了需求不足的壓力。2009年,除了需求之外的幾乎所有要素變化都已完全轉向,因此,我們不需要對出口前景太悲觀。
相反,需要警惕的是業已形成的“出口導向經濟不可持續”、“結構調整,產業升級”等共識的誤導作用。德國在2005年進出口占GDP比例為75%,明顯高于中國,2008年仍然是世界第一出口大國,日本也一直是巨額貿易順差國。無法想象,八億農民仍呆在農村,我們會實現什么樣的轉型?僅靠服務業,又能承載多少農業人口進城就業?我們應再次清醒認識中國所處的歷史發展階段,比較優勢,特殊國情,以及國際分工地位,“結構調整,產業升級”歸根結底是市場的事,應有之意在于“深化改革,破除壟斷,理順價格”。信息時代,不要低估企業家和創業者的認識和判斷能力,讓他們去為自己的財富負責吧!政府的行政和政策手段盡可能少用,應深刻反思只看表象集體誤判通漲的教訓,謹記“不折騰”!